南京 切换城市

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:

    热门
    城市

    传统文化资讯

    发布投稿
    客服热线025-66011660

    高中流行恢复成年礼,可传统周礼的成年礼怎么做,你真知道吗?

    2022-11-21 13:41:03

    来源:ZAKER·浩然文史   作者:ZAKER·浩然文史

    阅读:338

    评论:0

    举报

    浩然文史创办到现在有三年多了,考虑到大部分粉丝其实是最近半年多才关注我们,之前沉淀的很多优质内容可能大家并没有看到。所以我们推出了旧文精选栏目,挑选比较满意的旧作,推送给新关注的朋友。

    众所周知,中国现行《宪法》、《民法》等法律明确规定:凡是年满十八周岁,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男女,都是成年人,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,依法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,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。或许,很多阅读此文的读者朋友们,在 18 周岁的时候,可能还参加过家人或学校组织的形形色色的 " 成年礼 "。而且,随着 20 世纪 80、90 年代传统文化热的兴起,自周代创立,且被而后历代基本传承的用以标志成年的 " 冠 / 笄礼 ",也被越来越多的地方和民众认可、施用,有的读者朋友,可能还亲身践行过这一礼仪。


    现代中学复原的冠礼、笄礼

    那么,您知道周代为什么要设立 " 冠 / 笄礼 " 吗?周代的男子、女子,是在什么年龄举行 " 冠 / 笄礼 "?周代人确立的 " 冠 / 笄礼 " 年龄,依据为何?周代的冠 / 笄礼都有哪些仪节?下面,文史君就结合史书有关记载,为诸位解答上述疑问。

    一、周代人设立 " 冠 / 笄礼 " 的缘由

    " 冠 / 笄礼 " 始于何时,史书已无明确记载,但至迟在周代,已经有完备的 " 冠 / 笄礼 ",且有记载此礼的专篇文献——《仪礼 · 士冠礼》和《礼记 · 冠义》了。因此,若说 " 冠 / 笄礼 " 是周代人首创,可能不会很准确;但若说 " 冠 / 笄礼 " 至周代完备,应该没有大的问题。

    那么,周代人为什么要设立 " 冠 / 笄礼 " 呢?《礼记 · 冠义》给我们做出了明确的阐述:人之所以为人,人之所以有别于禽兽,是因为人懂得且会践行礼仪。礼仪并不是泛泛而言的虚空,而是由 " 容体 "(此处指站或坐的身姿)、" 颜色 "(此处指人的面部表情)、" 辞令 "(此处指言语表达)等一系列言谈举止等细节来加以体现和规范的。" 容体正,颜色齐,辞令顺 ",这就是礼仪的开始。要懂礼、行礼,就必须在举行标志成年的 " 冠 / 笄礼 " 之后。这就是《礼记 · 冠义》所说的 " 冠而后服备,服备而后容体正,颜色齐,辞令顺 "。作为成年人,应明事理、辩是非,要懂礼、行礼,再不能象懵懂无知的儿童那般顽劣、调皮了。因此,周代,乃至后世,都将 " 冠 / 笄礼 " 视为人生礼仪的开端。这或许也是《仪礼》的作者,将《士冠礼》篇置为此书首篇的原因所在。

    二、周代人 " 冠 / 笄礼 " 的年龄

    既然 " 冠 / 笄礼 " 如此重要,那么,周代人规定多大年龄举行 " 冠 / 笄礼 " 呢?

    《礼记 · 曲礼上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明确的男子举行冠礼的年龄:" 男子二十冠而字。" 周代男子年满 20 岁时,举行冠礼,取字(中国古人有名、有字,如孔子名丘,字仲尼。名是出生三个月后,由父亲取;字是成年参加冠礼时,由来宾取。详见下 " 周代冠礼之仪节 ")。


    商朝妇好墓出土鸟首玉笄

    《礼记 · 内则》等文献则记载,周代女子 " 十有五年而笄 "。也就是说,女子年满 15 岁,举行标志成年的 " 笄礼 "(后世俗称 " 上头 "、" 上头礼 "。笄,中国古代男女用来固定头发的妆饰用具,后世俗称簪子。后世多于农历三月初三日,古代的 " 上巳节 ",也称 " 女儿节 " 这天行礼。后世社会大众图省事,多在女孩出嫁前一天,才给她 " 上头 ")。

    当然,女子 15 而笄,男子 20 而冠,这两个年龄,只是普遍情况下大多数人举行成年礼的年龄,不是一刀切式的硬性规定。身份、阶层的不同,以及某些特殊原因的存在,都可使举行 " 冠 / 笄礼 " 的年龄适当有所调整。如《荀子 · 大略》记载:" 天子、诸侯子十九而冠。"《五经异义》引《左传》曰:" 岁星为年纪,十二而一周于天,天道备,故人君于十二可以冠。自夏、殷天子皆十二而冠。" 春秋时,鲁国国君鲁襄公与晋国国君宴饮。在晋侯的建议下,时年 12 岁的鲁襄公,举行了冠礼。《国语 · 晋语六》记载,晋国大臣 " 赵文子冠 ",赵文子当时大约为 16、17 岁。不过,秦国的几位国君,如惠文王、昭襄王、嬴政,都是 22 岁举行的冠礼,与周礼及东方诸国的礼仪,有所不同。郑玄注释《礼记 · 内则》时也说:周代女子 15 岁时若没定婚,那么,20 岁的时候,再举行笄礼。

    女子 15 而笄,男子 20 而冠,这两个年龄的设定,有没有科学依据呢?周代没有我们今天诸多对自然、人类的科学认知,因而,他们设定的 " 冠 / 笄礼 " 年龄,自然不是科学计算、生理心理发育科学测量的结果。但是,这两个年龄,也不是周代人随便糊弄的结果。它或许与周代人的阴阳变化、男女发育规律的认知、人的平均寿命的判断等,皆有密切关系。《大戴礼记 · 本命》记载说:" 阴穷反阳,阳穷反阴。阴以阳化,阳以阴变。故男以八月而生齿,八岁而龀,一阴一阳,然后成道;二八十六,然后情通,然后其施行。女七月生齿,七岁而龀;二七十四,然后化成。"

    尽管古人依据没有十足的科学依据,但他们依据人的发育规律等因素提出的男女成年年龄,不可否认具有一定的科学性。如男、女 " 冠 / 笄礼 " 年龄,与现代科学研究得出的男女成年年龄,差别不大;现代科学研究也表明:女子生理、心理发育成熟年龄,早于男子 3 — 5 岁。这与周代人女子 15 而笄、男子 20 而冠的年龄设定,也有暗相吻合之处。

    三、周代冠礼之仪节

    周代人的冠礼如何举行呢?综合《仪礼》、《礼记》等礼书的记载,主要有如下仪节:


    商周卜筮示意图

    1. 在供奉有历代祖先神位的宗庙门处,用龟甲,筮草等,进行卜筮。卜筮的目的,一在于通过卜筮,选择举行冠礼的吉日;二在于通过占卜,选出适合参加冠礼的来宾。

    2. 主人,一般是参加冠礼者的尊长 " 戒宾 ",宾礼辞后应允。也就是主人要亲自邀请宾客,宾客经过一番推让后答应下来。

    3. 冠礼举行前三日,再次 " 筮宾 "。这次主要是从应允参加的来宾中,卜选适合给 " 冠者 " 加冠的人(下文谓之 " 主宾 ")。

    4. 冠礼前一天,主人再次派人告知主宾,以及被选定协助主宾行礼的宾客(即赞冠者)。

    5. 冠礼日早晨,在冠所(宗庙中)陈设行礼所需各种器物。主人及 " 冠者 "、" 冠者 " 的兄弟们,各就各位。主人在宗庙门站立,迎接众来宾。

    6. 始加。" 主宾 " 给 " 冠者 " 戴上用黑色的麻布制成的缁(黑色)布冠。赞冠者铺设好筵席。冠者出房,在堂上,面朝南站立。" 主宾 " 向 " 冠者 " 作揖,令其坐于筵席上。赞冠者亦坐,为 " 冠者 " 梳发,用网巾裹发。" 主宾 " 盥洗毕,至筵席前就坐,为冠者加缁布冠,并说一些祝福的话:" 令月吉日,始加元服。弃尔幼志,顺尔成德。寿考惟祺,介尔景福。" 始加毕," 主宾 " 起," 冠者 " 入房更衣,身穿玄端、爵韠 [ b ì ] ;出,面向南站在堂上,让众来宾观瞻。

    7. 再加。" 主宾 " 给 " 冠者 " 戴上用白色的鹿皮制成的皮弁。礼节如始加。


    明代鲁王的皮弁(作者实拍)

    8. 三加。" 主宾 " 给 " 冠者 " 戴上爵弁。


    头戴爵弁的汉服同袍

    9. " 主宾 " 向 " 冠者 " 敬醴酒,以示祝贺。

    10. " 冠者 " 离开行礼场所,前去拜谢母亲。

    11. " 冠者 " 返回庙中," 主宾 " 为 " 冠者 " 取字。字由三部分组成,即 " 冠者 " 在家里兄弟们中的行辈字(伯、仲、叔、季)+ 某(" 主宾 " 所取字)+ 甫(通 " 父 ",男子尊称)。如孔子的字,全称是 " 仲尼甫 "。

    古代女子的 " 字 ",一般由行辈字(伯、仲、叔、季)+ 母家的姓 + 某(" 主宾 " 所取字)+ 母(女子的尊称)四部分组成。如在西周、春秋时期的金文中,有囱孟妫婤母(陈伯元匜)、中姬客母(干氏叔子盘)、虢孟姬良母(齐侯匜)等记载。" 母 " 在有的金文记载中也作 " 女 ",如成姬多女(白多父簋)、京姜庚女(京姜鬲)等。这表明,先秦古文字中 " 母 "、" 女 " 二字通用。


    青铜匜

    12." 冠者 " 依次拜见兄弟、赞冠者、姑姑、姊妹、国君、乡大夫、乡先生等。

    13. 主人向来宾敬醴酒,以示感谢。众宾告辞。

    文史君说

    周代的 " 冠 / 笄礼 ",实际上就是很多民族的 " 成丁礼 "。所谓 " 成丁礼 ",就是按照氏族世代相沿的传统,当男、女青年达到一定年龄后,需在一定时间内,接受、通过一定形式的训练和考验,具备一定的知识、技能和坚强毅力。通过者,可成为氏族正式成员,享有氏族正式成员的权利,履行氏族正式成员应履行的义务。反之,则在氏族中,始终处于无足轻重,甚至是受轻视的地位。

    周代 " 冠 / 笄礼 " 虽仪节繁缛,但其核心仪节,就是始加、再加、三加所谓 " 三加 "。三加所戴的冠,也各有深刻寓意。如初加的缁布冠,系用低劣的黑麻布制成,当是周族祖先所戴的一种款式的帽子。给年满 20 岁的青年人戴这种帽子,或许意在提醒后人,勿忘前人创业之艰辛;皮弁是周代贵族的军礼帽,给青年男子戴这种帽子,或许意在提醒他勿忘手持干戈,保家卫国;爵弁是周代贵族上朝议政时所戴礼帽,给青年男子戴这种帽子,或许意在表明他自此拥有参政议政之权利。这些仪节,较之有些民族不让睡觉、不给食物吃、从高处跳下、鞭笞、杖击、棍棒击头、拔光头发、敲掉牙齿、放血、蚊虫叮咬、烟火熏烤、用钩子穿进身体吊起来等残酷的,有时简直堪称受刑的 " 成丁礼 " 相比,无疑是非常文雅、人道的。

    参考文献

    1.(西汉)戴圣编纂、(东汉)郑玄注、(唐)孔颖达等疏:《礼记正义》,中华书局,1980 年。

    2. (春秋战国)佚名编、(东汉)郑玄注、(唐)贾公彦疏:《仪礼注疏》,中华书局,1980 年。

    3. (春秋)左丘明著、(西晋)杜预注、(唐)杨士勋疏:《春秋左传正义》,中华书局,1980 年。

    4. 戴庞海:《先秦冠礼研究》,中州古籍出版社,2006 年。

    (作者:浩然文史 · 郛生)

    欢迎关注浩然文史的视频号哦↓↓↓↓↓↓

    长按二维码赞赏支持(公众号专用)

    如果您喜欢听历史,请不要错过我们的音频节目↓↓↓

    本文所用图片,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,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,谢谢!


    关键词:

    人已打赏

        ×

        打赏支持

        打赏金额
        • 1元
        • 2元
        • 5元
        • 10元
        • 20元
        • 50元

        选择支付方式:

        打赏记录
        ×

      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

        共0条评论
        加载更多
        华族发布

        华族发布

        2215文章
        58.4万总阅读

        打赏成功!

        感谢您的支持~

       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~

        打赏金额{{ds_num}}
        打赏最多不超过100元,打赏须知

        收银台

        订单总价0.00

        剩余支付时间:000000

        手机扫码支付

        使用支付宝、微信扫码支付

        余额(可用: ¥)
       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,请尽快设置支付密码 去设置
        其他支付方式
        paypal在线支付